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对术后血糖水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病例源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武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观ASK抑制剂察组围手术期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胰岛素常规治疗,对两组空腹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抵抗、血糖达标时间、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前FPG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结束时FPG水平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次日、出院日FPG水平均呈降低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F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FINS、ln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FINS、ln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FINS、lnHOMA-IR水平较术前上升,观察组术后FINS、ln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8.00%),血糖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酮症酸中毒、呼吸道感染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时间(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临床试验<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术后机体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青年女性肺癌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肺癌是全球女性死亡率第一、发病率第二的恶性肿瘤疾病。青年女性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但青年女性并不具有高危人群特征,其肺癌的发病原因目前认为主要与吸烟、二手烟暴露、基因突变、雌激素及多种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有关。当前对于青年女性肺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烟草烟雾、基因位点及雌激素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戒烟后肺癌的发病风险逐渐降低,而除了经典的TP53、RAS基因突变,EGFR、ALK、ROS1、TRAPPC9-rs2665936等位点的突变也在青年女性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β-Nicotinamide作用,并发现雌激素水平与青年女性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这些新进展不仅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青年女性肺癌的发点击此处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还为其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通膈一号方联合同步放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通膈一号方联合同步放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瘀血阻膈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为同步放化疗联合通膈一号方,对照组为单纯同步放化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NRS)、生活质量评分(KPS)、骨髓抑制发生率、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根据两组患者随访结果,分析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RS评分和KP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NRS、K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Ⅰ度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70%和98%,1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和2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0.0%和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PFS(11.1个月)selleck HPLC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5.9个月)(P<0.05)。结论:通膈一号方联合同步放ZD1839研究购买化疗一线治疗瘀血阻膈型局部晚期食管癌可点击此处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CTA对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手术方案的指导价值

目的 分析CTA检查对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手术方案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3selleck合成5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肿瘤解剖结构和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手术方案之间的关系。结果 按照PADUA评分系统分析患者肾脏肿瘤的解剖学特征,35例入组患者中26例患者的肿瘤位于肾脏外侧,9例位于内侧;上/下极23例,且与肾窦无关,但与集合系统有关;中部12例,与肾窦有关,与集合系统无关;肿瘤外凸率≥50%的16例,<50%的14例,其中5例完全内陷;肿瘤直径<4cm的患者有13例,4~7cm12例,>7cm10例。行LPN、LRN的患者平均总分分别为7.26和9.74,行LRN术患者的平均总分显著高于行LPN术的患者;35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出血少,无严重并发症,生命体征平稳,治愈出院,恢复好。结论 MSCT检查可明确显示肾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形态,CTGSK1120212小鼠A可直观评估病灶血管,对术前手术方案选择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EG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1,EG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下载并提取TCGA数据库中EGR1的表达数据;购买乳腺癌组织芯片(HBreD090CS01),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GR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EGR1在乳腺癌中的预后价值;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乳腺癌中EGR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EGR1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下调(P<0.001);EGR1蛋白在45例乳腺癌组织中有18例呈低表达,27例呈高表达,在45例癌什么旁组织中有9例呈低表达,36例呈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EGR1表达与乳腺癌分化程度相关(P=0.003),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N分期、临床分期等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tpx-0005.html无关(P>0.05);EGR1低此网站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其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EGR1高表达的患者(P<0.001),但EGR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EGR1表达与B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P<0.001),与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EG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低,且与肿瘤分化程度、预后及免疫浸润有关,有望成为乳腺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不同激活剂对CD8~+T细胞增殖、活化、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和杀伤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刀豆蛋白A(Con或者A)和免疫激活CD3/28抗体(Anti-CD3/28)两种不同T细胞激活剂活化的CD8~+T细胞在细胞增殖、活化、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水平和杀伤活性等方面的效果,为选择一种高效、均一的CD8~+T细胞激活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C57BL/6小鼠脾脏经过研磨、裂红和免疫磁珠分选后获得CD8~+T细胞,分别置于含有ConA、Anti-CD3/28激活剂的孔板中活化培养,比较两种激活剂对CD8~+T细胞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活化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多因子免疫磁珠检测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建立E.G7-OVA皮下肿瘤模型评估活化CD8~+T细胞的靶细胞杀伤效应。结果 使用ConA活化的CD8~+T细胞其增殖数量[(19.7±1.0)×10~6个]显著高于Anti-CD3/28组,且短期激活标志物CD69表达上调,但Anti-点击此处CD3/28组CD8~+T细胞较ConA组体外杀伤活性更为显著。同时体内肿瘤杀伤实验也证实Anti-CD3/28组CD8~+T细胞杀伤能力更强。2组在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Ant半抑制浓度i-CD3/28组CD8~+T细胞其在体内外杀伤能力较ConA组强,更适用于CD8~+T细胞的激活及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N端结构域的表达纯化以及晶体优化

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方法,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N端结screening assay构域的表达纯化,同时优化其蛋白晶体的生长条件,为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结构生物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合成N蛋白N端结构域基因序列,构建原核系统表达载体,利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目的蛋白。Ni2+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对N蛋白N端结构域重组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电泳鉴定重组蛋白的纯度。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重组载体pET28b-N-N,大肠杆菌在37℃下进行扩增生长,16℃下进行诱导表达,80%目的蛋白以可溶蛋白的形式表达。NBMS-754807小鼠i2+亲和纯化和凝胶过滤层析后,Quantity One软件进行蛋白胶积分分析,获得纯化后的积分占比,获得目的蛋白的纯度高达90%以上,利用Hampton的蛋白晶体试剂盒进行蛋白质晶体筛选,获得质量较高的N蛋白N端结构域蛋白质晶体。凝胶迁移试验(EMSA)验Selleck PD0325901证了N蛋白N端结构域具有结合特定RNA片段的作用,明确了N蛋白N端结构域稳定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的功能。为进一步解析N蛋白N端结构域的三维结构以及后续抗体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机器人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N0期肺恶性肿瘤(≥3 cm)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目的 评估机器人肺叶切除术在临床N0期肺恶性肿瘤(≥3 cm)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机器人或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82例肺恶性肿瘤(≥3 c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机器人肺叶切除术组(RATS组)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VATS组)。其中,RATS组77例,男39例、女38例,平均年龄(60.55±8.59)岁;VATS组105例,男51例、女54例,平均年龄(61.58±9.30)岁。对两组手术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结果 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各纳入57例患者。相比于VATS组,RATS组患者N1组淋巴结清扫组数更多[(2.53±0.83)组vs.(2.07±0.88)组,P=0.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 d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N1组淋巴结清扫个数、NSU5402核磁2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与组数、术后淋巴结转移阳性个数与组数、淋巴结升期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TS组住院费用高于VATS组(P<0.0Epacadostat半抑制浓度01)。结论 对于临床N0期肺恶性肿瘤(≥3 cm),RATS肺GNS-1480价格叶切除术具有与VATS肺叶切除术相似的安全性,且对于N1组淋巴结清扫更加彻底。

宫颈鳞癌胰腺转移致梗阻性黄疸1例报告

<正>临CX 5461床上,胰腺恶性肿TPX-0005订单瘤大部分为原发肿瘤,胰腺转移癌少见~([1])。胰腺转移癌与胰腺原发肿瘤鉴别困难,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目前,胰腺转移癌国内Acadesine分子量外尚无统一治疗标准,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针对原发肿瘤的综合治疗是决定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个体化差异较大。近期,笔者接诊1例宫颈鳞癌胰腺转移患者,现将病例资料及经验总结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