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相同母核结构的喹烯酮体内外实验均显示出一定的遗传毒性,但其毒性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的具有代谢酶活性的人肝癌HepG2细胞为模型,研究喹烯酮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其产生机制,分析喹烯酮对HepG2细胞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影响,探讨喹烯酮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理,为评估喹烯酮对食品动物和人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燃煤型砷中毒是我国特有Selleckchem CP-690550的一种地方性砷中毒病型,仅分布于贵州、陕西两省,患者除有典型皮肤病损外,尚具有严重的肝损伤,肝硬化是本型砷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砷致病机制至今未明,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机制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砷中毒肝损伤的发生、发展与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有关,而具有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功能的p53调控网络与砷毒作用机selleck Epigenetics Compound Library制有着密切联系。为了解砷致机体肝损伤与细胞凋亡和p53的关系,本研究充分利用贵州省特有的燃煤型砷中毒病型资源,从人群研究、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三个体系,基因转录表达、蛋白表达及翻译后修饰三个水平,以肝脏为靶器官,探讨p53上游调控、p53表达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在燃煤砷污染致肝损伤中的作用以及银杏叶片对其的干预作用,进而深入了解燃煤砷点击此处污染致机体肝损伤的机制,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改进提供针对性依据。方法调查点及调查对象的选择以贵州省兴仁县交乐村燃煤型砷中毒病区为调查点,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选取207例病区居民为观察对象,将病区观察对象分为病区非病人组46例和病人组161例。参照《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 59-2010)将病人组分为无明显肝病组49例、轻度肝病组65例和中重度肝病组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