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对卫生部北京医院2006–2010年抗糖尿病药物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的销售金额占抗糖尿病药总金额的70%,其中,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所占比例最高,胰岛素类约占30%;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诺和灵30R的DDDs较高,临床较为常不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格列喹酮的DDC较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下降,其他药品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上升趋势,DDC逐年下降。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甘精胰岛素的排序比值较低。结论:我院2006–2010年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品种相对稳定,基本满PLX3397体内足临床安全、经济、有效用药的需求。”
“<正>常用的外源性化合物多达6至7万种,均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损害机体,危害人类健康。现用的国际标准中,健康安全体外评价载体仍采用微生物、动物及人类永生化细胞、肿瘤细胞或原代培养细胞,但微生物和动物不能完全反映人类的生物Selleck学特征,肿瘤细胞不是正常健康的细胞,而原代培养细胞非单一来源细胞,无法进行标准化,因此,急需建立新的生物安全性评价的体外模型。”
“背景:甲状旁腺激素是影响骨代谢功能轴最主要的因素。同时也是调控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表达的重要激素。目的:通过查阅甲状旁腺激素对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调控作用的相关文章,并对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