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遗传是可逆的,通过治疗干预改变表观遗传修饰可能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方向。
华蟾素是从蟾蜍干皮提取分离

表观遗传是可逆的,通过治疗干预改变表观遗传修饰可能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方向。
华蟾素是从蟾蜍干皮提取分离的药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蟾毒内酰外酯类、吲哚生物碱类、多肽类等。目前其注射液及口服制剂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肝癌、肺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等的临床治疗,并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理研究表明,华蟾素主要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寻找更多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诱导肿瘤细胞DNA损伤、调节免疫功能、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以及影响肿瘤代谢酶的活性等多种作用。文章主要就近年来华蟾素抗肿瘤相关作用机制进展情况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ERG3基因敲除株,分析ERG3敲除对白念珠菌唑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常见耐药基因的表达。方抑制剂法·使用融合PCR和同源重组技术,以白念珠菌SN152菌株基因组DNA、带有筛选标记的质粒DNA为模板构建敲除组件。采用醋酸锂转染法将敲除组件转染入SN152中,从而获得ERG3~(+/-)和ERG3~(-/-)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来判断SN152、ERG3~(+/-)和ERG3~(-/-)菌株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差异,同时使用实哪里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菌株中的常见耐药基因。结果·获得白念珠菌ERG3敲除株。ERG3~(-/-)菌株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ERG3~(+/-)和SN152菌株。ERG3~(-/-)菌株的常见耐药基因(CDR1、CDR2、MDR1、ERG11)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成功构建白念珠菌ERG3敲除株。ERG3基因的敲除提高了白念珠菌唑类药物的耐药性,且该基因表达下调的同时伴随其他耐药基因的表达上调。

Comments are closed.